临床质控品项目联系方式:
华北/东北区域:13596209358
华东/华中区域:15303698029
华南/西南区域:18312394904
全国销售总监:18501018000
研发参考品项目联系方式:
东区销售经理:13795223824
北区销售经理:15510709022
南区销售经理:15817458316
海外销售负责人:19804342929
大客户销售总监:13580454795

新闻详情

尿液检验质量控制全流程:从样本接收到结果报告,这些细节不容忽视!

引言:为何质控是尿液检验的“生命线”?


    尿液常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筛查手段之一,但看似简单的“验尿”背后,却藏着复杂的质控体系。一个小小的误差,可能导致误诊、漏诊,甚至影响患者治疗!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《尿液理学、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》标准(WS/T 229-2024)对质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。本文为您梳理新规中的核心要点,助您打造零失误的尿液检验流程。


 一、室内质控:每一份样本都要“过三关”

1. 干化学检验质控(如尿蛋白、隐血等)

(1) 质控品选择:必须覆盖所有检测项目(如阴、阳性质控),优先选配套质控品,基质需与患者样本一致。

(2) 检测频率:

● 每日检测至少1次(如每天换一筒试纸条,每筒都需质控);

● 若试剂槽更换或维修后,必须重新质控。

(3) 判定标准:

● 阴性质控不得出现阳性,阳性质控不得出现阴性;

● 阳性结果差异不得超过1个量级(如“±”与“+”视为符合)。

2. 有形成分分析质控(如红细胞、管型计数)

质控品要求:需包含红细胞、白细胞等至少2个项目,稳定性≥6个月。

检测频率:按WS/T 641要求执行(通常每日1次)。

判定规则:

警告规则:1次结果超出均值±2s需预警;

质控规则:至少采用以下规则:

①警告规则(12S规则):1 次质控结果超过 2s,为报警;

②13S规则:1 次质控结果超过 3s 为失控;

③22S规则:同一天 2 个水平质控结果同方向超过 2s 或同一质控连续 2 次结果超出 2s 为失控;

 

 二、室间质评:外部验证,拒绝“自说自话”

参与要求:每年必须参加国家或地方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(如EQA计划);

替代方案:无室间质评项目时,需与其他实验室比对:

频率:每年至少2次;

标本数量:每次5份(含正常与异常样本);

合格标准:≥80%结果与参考值一致。


 三、内部比对:确保仪器与人员“步调一致”

1. 不同仪器的“对话”

相同品牌仪器:每年2次比对,结果符合率≥90%;

不同品牌仪器:以参考区间为基准,阴阳性符合率≥90%。

2. 形态学人员的“金睛火眼”

盲样比对:每年2次,20份样本中≥90%结果一致;

年度考核:50张形态学图片测试(含细胞、结晶、病原体等),≥80分合格。


 四、关键提醒:这些细节决定成败!

离心机校准:每6个月一次,确保转速精准(400g×5分钟);

染色标准化:异常有形成分必须染色复核(如SM染色区分红细胞形态);

结果审核:触发复检规则(如隐血阳性+白细胞酯酶阳性)必须镜检!


结语:质控无小事,安全大于天!

从样本接收、检测到报告审核,尿液检验的每一步都需严格把控。遵循WS/T 229-2024新规,不仅能提升检测准确性,更是对患者健康的负责。实验室人员务必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,让每一份报告都经得起考验!

 

参考资料:国家卫健委《尿液理学、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》(WS/T 229-2024)

《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》(GB/T 22576.3-2021)